关于开展2024年职业育国际化微课教学大赛校内选拔赛及赛前培训的通知
校内各单位(部门):
根据2024年职业教育国际化微课教学大赛的相关工作安排,学校将开展大赛校内选拔及赛前培训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大赛安排
本次大赛由四川省教育厅和重庆市教委共同主办,比赛获奖证书由四川省教育厅和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联合颁发。共分四川省和重庆市两大赛区,川渝两地高职院校教师为参赛主体。大赛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总决赛三级赛制,时间为 2024年4月至7月。
(一)校级初赛
初赛由学校组织,每校推荐总数不超过 5个,“职业技能”课程4个,“中华文化” 1 个。
(二)省级复赛
复赛由两个赛区分别组织, 推选 30%作品进入获奖名单,其中两个赛区排名前 15%的参赛作品入围总决赛。
(三)总决赛
总决赛由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评审,参赛作品的第一作者参加,包括现场阐述及回答提问两个环节。
现场阐述环节由围绕参赛作品的教学设计进行 5 分钟现场全英文阐述,重点考察教师的现场英语讲课能力、教学思路及新技术应用等方面。
回答提问环节由选手以英文回答评委现场英文提问(每队选手回答两个问题),重点考查教师的国际化综合素质和英文表达能力。决赛一、二等奖根据参赛作品线上评分(占 70%)和现场决赛(占 30%)成绩综合评定。
二、赛事要求
(一)比赛内容
本次参赛微课是指参赛人员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以国
际员工为授课对象,通过视频方式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
技能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二)技术要求
1.总体要求:参赛者自主选择参赛内容,合理运用各种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及设备,以英语口语表达加中英双语字幕
的方式,录制时长为 7-10分钟的微课教学视频,视频大小不超过100MB,并配套提供教学课件(微课件、微习题、微反思)和微教案设计。
2.参赛作品具体技术要求和评分标准详见附件1、2。
(三)参赛成员
每位参赛者作为第一作者提交参赛作品限报一项,非第
一作者限报两项。每个作品作者不超过 2 人。作品作者及排序,必须在比赛作品登记表中准确填写,上报后不再变动。
每位参赛者近 3 年内均实际承担该门课程或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或实际承担该课程的线上教学/培训工作。获得2023年(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国际化微课教学大赛总决赛一等奖的获奖选手不能参加本年度比赛,获得总决赛二等奖、三等奖的作品不能以参赛过的课程内容、同一门专业课程参加本年度比赛。
(四)参赛要求
除《参赛作品登记表》、《参赛作品汇总表》、《参赛团队信息公示》之外,参赛作品材料(含文件名及其属性)及决赛现场的阐述答题,不得泄露学校名称及个人信息,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三、工作安排
(一)宣传报名:4月22日中午12点前
各单位(部门)积极宣传发动,认真研究并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教师,按要求报名参赛。各单位(部门)须指定一名管理人员作为校内选拔工作联络人,负责对接后续赛事安排。
(二)校内初选:5月15日中午12点前
1.各参赛作品以各学院(部门)统一打包报送电子版至1062928473@qq.com,不接受个人名义报送,逾期不再受理。
2.报送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作品登记表、教学课件(微课件、微习题、微反思)和微教案设计(中文即可,此阶段文字资料无需提交双语版本)。
3.集团鼓励提交参赛微课视频小样,供学校遴选参考,不做硬性要求。
(三)赛前培训
集团将对报名参赛的参赛选手开展集中赛前阶段性培训,并对入围总决赛的参赛选手开展专项指导及集训。
(四)遴选推荐:5月15日至5月19日
集团将组织专家对申报作品进行校内评审,获得校内选拔赛一等奖的作品,将立项入围省级复赛。
(五)作品上传:5月27日至5月31日中午12点前
5个校内一等奖作品将按照大赛要求,在学校统一安排下及时完成作品相关资料上传。
国际交流中心
2024年4月16日
(联系人:董睿、李迎香;电子邮箱:1062928473@qq.com;)
附件:
1.参赛作品基本技术要求
2.参赛作品评审标准
3.职业教育国际化微课教学大赛参赛作品登记表
4.职业教育国际化微课教学大赛参赛作品汇总表
5.参赛作品微教案(参考)
附件 1
参赛作品基本技术要求
一、构成要求
参赛教师设计作品,录制微课视频,并配套提供教学设计方案及 微课辅助扩展材料。作品包含:
1.教学视频
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能较全面真实反映教学情 境。教学语言为英语,应合理设计主讲教师出镜,能充分展示教师良 好教学风貌。组委会统一提供片头,参赛作品中应显示单位名称+微 课名称+作者姓名,视频教学环节有中英文双语字幕提示。视频文件 格式编码须为H.264/MP4 ,分辨率为1920* 1080。
2.教学课件(中英双语)
教学课件包括:微课件、微习题、微反思。要求围绕教学目标, 反映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视频合理搭配,单独提交。
3.微教案设计(中英双语)
微教案应反映教师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包括教 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总结等方面内容。
二、作品分类
本次参赛作品分为两大类:即 “ 职业技能” 课程和“ 中华文化” 课 程。
1.“职业技能 ”微课:参赛人员可选取学校面向国际员工开设的 专业课程的知识点、技能点,也可根据国际化职业培训的内容自选选 题,录制微课。
“职业技能 ”课程大类分为专业课程一组和专业课程二组。专业 课程一组参赛课程应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或专业拓展(选修) 课。专业课程二组的参赛课程为专业核心课或专业拓展(选修)课, 或专周实习实训、岗位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体现教师实操演示 与指导的内容。
2.“ 中华文化 ”微课:围绕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