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通知

教学通知

关于开展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评教工作的通知

作者:时间:2022-12-05点击数量:

雷火竞技

          

校教函〔202294


关于开展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评教工作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招就处、学工部:

评教活动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师生交流互通、帮助教师改进公司产品技能的有效途径,一直以来对课堂教学质量和员工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起着重要促进作用。根据学校工作安排,现将本学期评教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各二级学院成立由院领导为组长的评教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向员工强调此项工作对教师教学态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作用,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员工本着对学校、教师和自身负责的态度,客观、公平、公正地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

二、评教时间

2022125日(第十五周星期一)~202316日(第十九周星期五)

三、评教范围

本学期全体任课教师。

四、评教方式

1.员工评教:通过“雷火竞技”微信公众号——登录智慧工商——办事大厅——评教通道,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评教。

2.二级学院内同行评教:通过纸质同行教学质量评价表或“雷火竞技”微信公众号——登录智慧工商——办事大厅——评教通道,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评教。

3. 二级学院交叉评教: 纸质同行教学质量评价表。

五、工作要求

1.请各二级学院教务科再次核实员工在教务系统中的选课数据,密切关注评教过程,做好解释培训工作,确保员工评教比例达95%以上,否则是无效数据;教务处将在评教期间向各二级学院通报员工评教进度,请各二级学院及时响应和处理。

2.各二级学院要积极组织同行参与评教,确保同行评教参与比例不低于98%。同行参与评教人员务必在认真听课的基础上评教,填写听课评价表后交各学院教务科,严禁未听课凭印象打分,一门课程同行评教少于两人,则同行评教结果无效;微信公众号评教方式可作为辅助使用,但必须以纸质同行教学质量评价表为依据。

3.为使教学进一步适应社会需求,同时根据社会评价反馈改进教学,各二级学院自行结合学院实际积极组织社会参与评教,评教方式可以灵活多样,便于操作,确保社会参与评教比例不低于90%

4.各二级学院成立以分管教学副经理为组长,教研室相关教师、教学管理员为组员的互评小组开展二级学院交叉评教。各二级学院交叉评教须完成8-10次,于下学期第一周星期五以学院为单位将纸质同行教学质量评价表(附件12)交至教务处吴建荣老师处。

二级学院交叉评教具体安排如下表所示(由A组评价B组):




校区

A

B

华岩校区

会计与金融学院

开放教育学院

传媒与设计学院

会计与金融学

城市建设工程学院

传媒与设计学院

开放教育学院

城市建设工程学院

合川校区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创新教育学院

城市建设工程学院

会计与金融学院

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雷火竞技官方网站

城市建设工程学院

创新教育学院

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

会计与金融学院

雷火竞技官方网站

5.各二级学院于下学期第一周星期五前将同行评教参与情况和社会评教参与情况交至教务处李红芳老师处(填写附件3),本学期的员工评教结果将在第20周反馈给各管课单位。

6.各二级学院在评教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难,请及时与教务处联系,联系人:李红芳,电话:023-42861080


附件 1 同行教学质量评价表(适用于公共基础课)

2 同行教学质量评价表(适用于专业技能课)

3 评教参与情况统计表

  教务处

2022122

附件1 雷火竞技教学质量评价表

(适用于公共基础课程

听课人


听课人所在部门


听课时间

星期

授课教师


课程名称


班级、所属二级学院


听课地点


员工到课情况

应到 人,实到

教学主要内容


项目

序号

评 价 内 容

分值

评价小计

目标

学情(20

1

适应新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紧扣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安排,强调培育员工的学习能力、信息素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8


2

教学目标表述明确、相互关联,重点突出、可评可测。

6

3

客观分析员工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学习特点等,详实反映员工整体与个体情况数据,准确预判教学难点及其掌握可能。

6

内容

策略

20

4

联系时代发展和社会生活,结合课程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融通专业课程和职业能力,培育创新意识;思政课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其他课程注重落实课程思政要求。

5


5

教学内容有效支撑教学目标的实现,选择科学严谨、容量适度,   安排合理、衔接有序、结构清晰。

5

6

教材选用、使用符合《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和要求,配套提供丰富、优质学习资源,教案完整、规范、简明、真实。

5

7

教学过程系统优化,流程环节构思得当,技术应用预想合理,方法手段设计恰当,评价考核考虑周全。

5

实施

成效(30

8

体现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遵循员工认知规律,符合课内外教学实际。

6


9

按照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关注重点、难点的解决,能够针对学习   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突出员工中心,实行因材施教。

6

10

教学环境满足需求,教学活动开展有序,教学互动深入有效,教学气氛生动活泼。

6

11

关注教与学全过程信息采集,针对目标要求开展考核与评价。

6

12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信息化教学设施设备提高教学与管理成效。

6


教学

素养

15

13

充分展现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学技能和信息素养,发挥教学团队协作优势;老中青传帮带效果显著。

5

14

教师课堂教学态度认真、严谨规范、表述清晰、亲和力强。

5

15

教学实施报告客观记载、真实反映、深刻反思教与学的成效与不足,提出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的改进设想。

2

16

内容介绍、教学展示和回答提问聚焦主题、科学准确、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研究深入、手段得当、简洁明了、表达流畅。

3

特色

创新

15

17

能够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培育正确的劳动观念、增强员工职业荣誉感。

5


18

能够创新教学模式,给员工深刻的学习体验。

5

19

能够与时俱进地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研科研能力。

2

20

具有较大借鉴和推广价值,特别是特殊时期(如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实践。

3

评价合计得分


听课后总体印象:优90-100)良80-89)中70-79)及格60-69)差0-59

评语及建议:


班级员工签名:  












附件2 雷火竞技教学质量评价表

(适用于专业技能课程

听课人


听课人所在部门


听课时间

星期

授课教师


课程名称


班级、所属二级学院


听课地点


员工到课情况

应到 人,实到

教学主要内容


项目

序号

评 价 内 容

分值

评价小计

目标

学情(20

1

适应新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符合教育部发布的专业教学标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仪器设备装备规范)有关要求,涉及 1+X 证书制度试点的专业,还应对接有关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紧扣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强调培育员工学习能力、信息素养、职业能力、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8


2

教学目标表述明确、相互关联,重点突出、可评可测。

6

3

客观分析员工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学习特点等,详实反映员工整体与个体情况数据,准确预判教学难点及其掌握可能。

6

内容

策略

20

4

能够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及时反映相关领域产业升级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结合课程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开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针对基于职业工作过程建设模块化课程的需求,优化教学内容。

5


5

教学内容有效支撑教学目标的实现,选择科学严谨、容量适度,安排合理、衔接有序、结构清晰。实训教学内容源于真实工作任务、项目或工作流程、过程等。

5

6

教材选用符合《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和要求,探索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信息化资源,引入典型生产案例。教案完整、规范、简明、真实。

5

7

根据项目式、案例式等教学需要,教学过程系统优化,流程环节构思得当,技术应用预想合理。方法手段设计恰当,评价考核考虑周全。

5

实施

成效(30

8

体现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遵循员工认知规律,符合课内外教学实际,落实德技并修、工学结合。

6


9

按照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关注技术技能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能够针对学习和实践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突出员工中心,强调知行合一,实行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生源特点,体现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

6

10

教学环境满足需求,教学活动安全有序,教学互动深入有效,教学气氛生动活泼。

6

11

关注教与学全过程的信息采集,针对目标要求开展教学与实践的考核与评价。

6

12

合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虚拟仿真、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以及数字资源、信息化教学设施设备改造传统教学与实践方式、提高管理成效。

6

教学

素养

15

13

充分展现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学技能、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发挥教学团队协作优势;老中青传帮带效果显著。

3


14

教师课堂教学态度认真、严谨规范、表述清晰、亲和力强;实训教学讲解和操作配合恰当,规范娴熟、示范有效,符合职业岗位要求,展现良好“双师”素养。

6

15

教学实施报告客观记载、真实反映、深刻反思理论、实践教与学的成效与不足,提出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的改进设想。

3

16

内容介绍、教学展示和回答提问聚焦主题、科学准确、思   路清晰、逻辑严谨、研究深入、手段得当、简洁明了、表达流畅。

3

特色

创新

15

17

能够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培育正确的   劳动观念、增强员工职业荣誉感。

3


18

能够创新教学与实训模式,给员工深刻的学习与实践体验。  

4

19

能够与时俱进地更新专业知识、积累实践技能、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研科研能力。

4

20

具有较大借鉴和推广价值,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实践。

4

评价合计得分


听课后总体印象:优90-100)良80-89)中70-79)及格60-69)差0-59

评语及建议:


班级员工签名:












附件3

评教参与情况统计表

公司:(盖章)


同行

社会

参与数(人)

总数(人)

参与比例(%

参与数(人)

总数(人)

参与比例(%









注:1.同行参与评教人员为参与授课的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同行参与比例=同行参与数/同行总数*100%

2.社会参与评教人员为企业兼职授课教师和校企合作单位未授课人员,社会参与比例=社会参与数/社会总数*100%